2024-06-04 17:26:01 | 百香果教育
西南林业大学
有近3万学生。
截止2019年9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人,
硕士研究生
3312人,
博士研究生
166人。有在编教职工1275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29人、副教授265人。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校,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为传统优势,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为特色,理、工、农、文、法、管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支持院校。
学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的
云南大学
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
北京林学院
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
西南林学院
,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
学校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以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战略远景,为云南争当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西南林业大学有2个校区。
1、学校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西林)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校,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为传统优势,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显著特色,理、工、农、文、法、管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
2、学校规模
是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政府共建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总共有2个校区,分别为白龙校区和老校区。学校占地2544.58亩。
3、学科建设
设有22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83个,中外合作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0个,其中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5个。
学校合作交流及科研平台:
一、合作交流:
1、国内合作百香果教育
学校与21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非洲马里共建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各1所,孔子课堂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孔子课堂外方负责人获首批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获批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国际合作
学校外籍专家曾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云南省政府“彩云奖”及云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留学生生源国覆盖五大洲20余国,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留学生及非学历留学生。
二、科研平台:
学校获批成立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及林权制度研究基地。
百香果教育(https://www.bxgpmfg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南林业大学的相关内容。
西南林学院 3分(内容丰富) 编辑词条 摘要 西南林学院地处有着“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校址位于美丽春城昆明市,占地面积83.18公顷,与“世界园艺博览园”毗邻。学校发端于1939年成立的云南大学森林系。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云南林学院”,直属原林业部管理。1980年开始招生,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1991年,由距昆明市40余公里外的安宁楸木园村迁至现址。2000年,在全国高等学校结构及布局调整中,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以地方管理为主。经过26年的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干,以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教学型高等学校,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林业院校。
学校现设有资源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园林学院、交通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生态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外语系、基础部13个教学单位。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123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89人,本科生10449人,成人本科脱产在籍学生1058人。还有来自越南、老挝及美国的留学生。
学校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现有农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农学、工学、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其中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以上重点或重点建设专业11个,其中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现有本科普通专业45个,其中3个主要学科普通本科专业共覆盖一级学科17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943人,其中专任教师635人,兼任教师157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564人,占总数71.2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4人,占总数21.9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04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教师11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一层次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国家林业局突出贡献专家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人,博士生导师11人。有2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荣获“省级优秀教师”称号,1人荣获“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徐永椿教授由于在植物分类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荣获中国林业最高奖——梁希奖;杨元昌教授以其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的卓越成就,荣获荷兰王国颁发的“金方舟奖”,被誉为“亚洲野生动物保护神”;杨宇明教授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美国菲尔德博物馆颁发的2004年度Parker/Gentry环境保护杰出创新奖,成为世界第九、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拥有了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学科优势突出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竹类研究、森林保护、木质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昆虫、鸟类、鱼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植物、动物、木材、昆虫、病理标本室的建设,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40余万份馆藏。其中植物标本的种类、数量、质量在国内位居前列,植物标本馆于1992年被英国皇家植物园列为中国10个入选世界大标本馆之一。2004年,建成了设施先进、建筑面积达5984m2,集教学、科研及标本收藏为一体的标本馆。主编的《云南森林》、《云南树木图志》,《云南森林病害》、《云南瓢虫志》等多部专著,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九五”、“十五”期间,我校共有11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90项。在研项目150项,研究经费2000多万元。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537亩;校舍建筑面积44.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4.8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229.50万元;适用图书102.27万册;拥有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超星电子图书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覆盖教务管理、学生选课、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应用系统;共有教学实践基地65个,其中实习林场4个,实习工厂10个;并建成了拥有馆藏标本40余万份、设施先进、类型齐全、独具特色的综合标本馆,其中植物标本的种类、数量、质量在国内位居前列,植物标本分馆于1992年被英国皇家植物园列为中国10个入选世界大标本馆之一。
学校重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高校建立校际关系,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会、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麦克亚瑟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国际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先后有200多人出国留学、讲学、考察及进行合作研究,聘请外教、外籍专家300多人。
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近三年内,我校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保持在65%以上,平均为70.54%。在全国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为良好,“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森林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创业型人才”确定为办学特色;近两届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18项,其中“学分制研究与实践”、“知识创新 促进林业GIS课程系列教材建设”、“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林学专业建设与示范”荣获一等奖。经过几十年锲而不舍地艰苦努力和发展积淀,学校拥有了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学科优势突出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竹类研究、森林保护、木质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昆虫、鸟类、鱼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学校近5年科研合同经费达15783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工程咨询奖1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建立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才培养基地11个,其中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1个。
26年来,“西林人”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为我国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近几年来,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科教兴林”的志向。从1993年起, 学校6次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等14部委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1988年以来,我校一直保持着“昆明市文明单位”称号,2002年又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并先后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优秀教务管理单位”、“云南省高校就业先进单位”称号。
继往开来,“十一五”期间,学校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力争建成西南林业大学和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两大综合发展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办学实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院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陈宝昆 院长:刘惠民
编辑摘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男女生比例是多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男女生比例大概是3: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A&F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农科城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32所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之一,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11计划”,“2011计划”成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起源于1952年9月成立的中原大学政法学院。1953年4月,以中原大学政法学院为基础,合并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的政法系科,成立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10月,中南政法学院与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立湖北大学,组成湖北大学的法律系;至1977年演变为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
西南医科大学要多少分 2022年录取分数线为508分,2021年录取分数线为515分。根据西南医科大学官网公布的信息,2022年西南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08分,2021年西南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15分,需要靠508分才能够考入。西南医科大学(SouthwestMedicalUniversity),简称“西南医大”,是西部地区免费定向医生培养的高等院校,全国最早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5
南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啊? 通常认为南通大学是一本。 南通大学在大多数省份是一本招生,在个别省份(吉林、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是二本招生。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开设88个专业,其中有15个特色专业。 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英语、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特色专业 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生物科学、
西南大学园林园艺研究生住哪个宿舍 竹园或楠园。根据查询西南大学官网可知,西南大学园林园艺研究生住宿通常都是2人一屋,园林学院是住在竹园或楠园,靠近食堂及超市,生活便利,宿舍内均有独卫、空调,住宿环境舒适。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学院科研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科研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建院以来共争取科研项目870余项,其中包括部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二本么?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一本,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全日制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独立办学始于1953年建立的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后几经汇流重组,数易校名。1994年9月,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200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学院占地总面积1113亩,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设有仙
云南有多少所大学 云南省大学共计82所,其中本科32所,专科50所。 32所本科院校其中985、211双一流高校一所: 云南大学 50所专科中双高计划院校有三所: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拓展资料 云南大学(YunnanUniversity)211双一流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0年,
西北工业大学离西安市多少公里 17.8公里。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西北工业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市相距17.8公里,驾车需要31分钟,途径西二环路、二环北路西段。西安市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境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渭南市、商洛市相接。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在哪个区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在西安区
2024-04-23 14:08:59
2025-02-02 00:26:32
2024-06-11 01:55:51
2024-06-28 18:27:35
2024-05-27 06:06:54
2024-08-06 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