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21:25:37 | 百香果教育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有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为国立广西大学,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等一批名家曾在此任教。
1952年,毛泽东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校名。1953年,师生、设备及图书资料被调整到华中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1958年,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97年,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扩展资料:
广西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协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南开大学等28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依托该中心成立的“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广西大学
说起贵州,有一句经典的话就是“你是哪的?贵州的,贵州是哪个省的?”然而贵阳知名度却很低。贵州大学是贵州省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
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大学之一。
贵州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四十个学院,12大类学科全部涉及。137个专业,专业设置比北大,清华还多。可以说是一个专业的打杂合。其中理工类专业有80个。
贵州大学:
创建于1902年,在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贵州大学可谓亏损严重,川北大学(农艺系)并入贵州大学,将文理学院大部分并入贵阳师范学院,部分工科专业并入重庆大学,农学类并入西南农业大学,外文系调入四川大学,工学院各系调入云南大学,法学系调入西南政法学院,经济系调入西南财经学院。院系调整后的贵州大学,在原来农艺系基础上,于1954年在原国立贵州大学校址建立了贵州农学院。1997年贵州农学院并入贵州大学,2004年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组建新的贵州大学。
全国综合类大学排名,贵州大学43
重点学科建设:
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冶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学科:农药学
双一流学科:植物保护
211工程重点学科: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治理工程、贵州优势磷矿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西南喀斯特演化过程与生态系统调控、现代制造技术、新一代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复杂系统的控制优化与可靠性、高原山地畜牧学、民族区域发展学。
社会评价较高理工科专业: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
理科类考生几乎所有的专业都能报,不仅仅要局限于理学与工学。虽然贵州大学最大的优势与王牌专业是农学,林学类专业,但是因其就业,薪资等问题评价不高。贵州大学的工科类专业还是不错的,适合报考。新创的大数据学院,作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不知发展会怎样呢?
百香果教育(https://www.bxgpmfg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南大学的地理科学院在哪里?的相关内容。
一、地理学院地址
1地址:重庆 北碚区 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内
2电话 : 023-68252370
3交通指引: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附近的公交站:
西南大学南门、西南大道南门、五一所、天生桥、西南大道北门、天生站、西农、西师、区门诊、职教中心、石甲子、缙云大道前段、职教中心(金华路)、云景华庭、月亮田九院分院、北碚职教中心。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附近的公交车:
502路区间、535路、536路、538路、539路、551路、555路、558路、560路城南、562路定时环线、585路、586路、587路、588路、589路、591路、北碚-南坪专线、北碚至江北机场专线、532路、580路环线、512路、513路、515路、轨道交通6号线、583路、590路、592路、560路城北、517路等。
打车去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多少钱:百香果教育
重庆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8元、起步距离3公里、每公里1.8元、无燃油附加费,请参考。
二、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的前身史地系伴随西南师范大学建校而诞生,是学校开办最早、培养人才最多的系科之一。1952年10月13日,教育部批准将史地系分为历史系和地理系。、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成立西南大学,2006年3月“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更名为“地理科学学院”。
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前身史地系伴随西南师范大学建校而诞生,是学校开办最早、培养人才最多的系科之一。1950年10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同意将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这两个学院的史地系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史地系,1952年10月13日,教育部批准将史地系分为历史系和地理系。从此,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第一个地理系在西南师范学院成立。1995年地理系经学校批准更名为“城镇与资源环境科学系”,99年3月升格为学院,名称定为“资源环境科学学院”。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成立西南大学,2006年3月“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更名为“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设备仪器先进,图书资料齐全,是国家在西南地区培养高校、中学地理师资和从事自然地理、第四纪地质、区域地理、城镇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全院教职工8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授13名、双聘教授2名,副教授27名,讲师及助教21名、教辅行政人员2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含2名双聘教授),硕士生导师3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名、硕士学位的23名,博、硕士学位人数占主讲教师比例的92%。学院现有各类在读学生1800余人,其中博士生16人,硕士生313人;拥有同位素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激光粒度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数字化仪、激光测距仪、数字经纬仪等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各类中英文藏书1.3万册、期刊330余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下设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与工程、教师教育系四个系;已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然地理学博士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质学、区域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六个硕士点和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被列为重庆市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地理学重庆市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拥有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岩溶环境三个实验室以及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亚热带生物地理、西亚地理、区域经济、国土资源等研究所;我院科学研究涉及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区域自然地理、区域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自然区划、亚热带地理、城市地理、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地图编制、志书编撰、西亚地理、地理教育改革等领域,为我院教学、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024-04-23 14:08:59
2025-02-04 16:03:17
2025-02-02 00:26:32
2024-04-18 17:23:59
2024-06-28 18:27:35
2024-06-11 01: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