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06:41:03 | 百香果教育
高考生地方专项计划的利弊如下:
好处:招生院校都是好大学,录取分数比正常录取要低,增加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可以更加突出教育公平,可能一个对高考生不好的地方就是增加了入学的竞争,降分录取,前提填的那个学校要过,高考成绩过一本线是前提。
弊端: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批一般都会和考生签订协议的,毕业之后按协议执行,一般是回生源地工作,专业选择余地比较小。毕业之后要离开大都市,下到基层城镇甚至农村,条件可能艰苦,收入可能比城市的同学低。
一般来说,地方专项计划的录取分数会比一本书低一、二十分,但不一定是这样;如果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过多,录取分数线就降不下来。一般来说,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肯定比同专业录取低10至20分。
地方专项计划是地方高校通过安排一定数量的地方招生名额招收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因地制宜的高校。按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可在录取时决定是否转户口,并在就读期间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调整专业。
当地农村专项计划均实行单批次录取。地方农村特批安排在国家特批之后、自主招生批次之前。当地农村专项计划采取网上志愿填报方式,与其他批次同时填报,按照平行志愿填报规则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的好处与坏处如下:
好处:
(1)相比普通考生,多一次报考大学的机会。
在多数普通高考的省份,专项计划的投档录取时间是在本科一批前;而在本科批次合并的省份,专项计划的投档录取时间也在本科批次前,不会和其它批次冲突。
也就是说考生若没被录取,仍可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相当于是多了一次报考大学的机会,很值得符合条件的考生一试。
(2)录取的分数线相比普通考生,降低一些。
按照以往的国家专项录取分数线,国家专项的录取分数相比普通招生的分数线会低一些,例如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国家专项计划在安徽省的理科录取分数线是633分,而普通招生的录取分数线是653分,降低了20分,这个分数还是比较可观的。
但由于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学校都是国家重点和省属重点高校,因此公数总体偏高。而且国家专项计划的录取分数原则上不能比招生学校的普通类所在批次的省控线低。
(3)能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针对国家专项毕业生,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若满足这些条件,毕业生将会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如:专项生若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有机会机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百香果教育
坏处:
(1)招生专业有限,招生计划少,竞争激烈。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专业较少,而且专业相对冷门,多为贫困地区急需专业,比如环境类、农林类、城乡规划类。而且招生人数少,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被录取,竞争很激烈。
比如北京大学2021年在安徽省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中,仅有8个专业,大都偏向环境类和地质类,而且每个专业仅招生1人,也就是总共只招收8人。
(2)就读期间,会有一些条件限制。
国家专项本质上是对贫困县考生的福利政策,专项生入学不能将户口迁到学校,不可以转学、转专业,但可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助学金政策。
国家专项计划毕业后去向:
国家专项计划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这个要以个人的专业、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来说,国家专项毕业生都能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因为专项生就读的学校一般是国家重点或省属重点大学,这些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高,就业率较高。
但国家专项计划的毕业生,毕业后大多会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归结起来有这么以下几点原因:
1、针对国家专项计划生,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文件,鼓励专项生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如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的专项生,有机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等福利;
2、有的重点高校在招收农村考生时,会签订一份协议,要求考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工作,其条件和收入可能比不上留在大城市。
3、国家虽没有规定国家专项毕业生必须回到生源地就业,但一定也是很期望这些学生能够自愿回到基层,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百香果教育(https://www.bxgpmfg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地方专项有什么好处的相关内容。
地方专项的好处如下:
1、录取方面:农村专项计划是省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本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在录取方面农村专项计划是单列志愿、单独定标,原则上执行本科第一批投档线,学生录取后原则上都要到指定高校学习。
2、条件方面: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条件由各省教育部门确定,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只有农村户籍的考生才可以报考农村专项计划,二是已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且高考成绩达到省规定的农村专项计划资格线,同时报考资格经省招办按有关规定审核通过的考生。
3、费用方面:农村专项计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需要注意的是,对脱贫地区的学生要落实好助学金的补助标准,原则上按照高于当地同专业非贫困家庭学生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
4、就业方面:农村专项计划学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区就业,可以到基层法院、公安机关、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单位中工作,其中一些单位还有定向培养等优惠政策。
5、社会影响方面:农村专项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地方专项计划:
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是省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本省实施区域农村学生的简称,由省属重点高校承担,实施区域为县。地方专项计划主要是针对农村户籍考生,因此,该计划旨在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地方专项计划的具体实施方式通常由各省教育部门确定,一般会采取单列志愿、单独定标的方式进行录取。在报考条件上,一般来说只有具有农村户籍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或者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并达到一定资格线的考生。
地方专项计划并不等同于“特殊招生”,也不是“定向招生”。地方专项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教育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
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地方专项计划指的是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 法律依据:《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即国家专项计划),安排招生计划5万名,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承担,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包括所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
国家专项计划的好处与坏处 国家专项计划的好处与坏处如下: 好处: (1)相比普通考生,多一次报考大学的机会。 在多数普通高考的省份,专项计划的投档录取时间是在本科一批前;而在本科批次合并的省份,专项计划的投档录取时间也在本科批次前,不会和其它批次冲突。 也就是说考生若没被录取,仍可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相当于是多了一次报考大学的机会,很值得符合条件的考生一试。 (2)
地方专项计划要准备什么材料 地方专项计划要准备材料如下: 地方专项计划要开户籍证明。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一般只为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 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高校专项审核通过名单 高校专项审核通过名单是指通过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资格审核的考生名单,2023年高校专项审核通过名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如下: 蔡逸尘(B档)、曹研(B档)、陈建鹏(B档)、陈梁钢(A档)、陈睿(B档)、陈欣楠(B档)、陈新民(A档)、陈玉锦(A档)、程晨(B档)、党道胤(B档)、丁志宏(B档)、董佳奇(A档)、范浩杰(B档)、范元岳(A档)、范媛媛(B档)、霍
高考地方专项计划需要什么条件呢? 高考地方专项计划需要的条件如下: 1.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36个县)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申请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
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怎样录取 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是地方重点院校,招生对象面向本省(区、市)。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安排在前两个专项计划之后录取(有的省份安排在本科一批之后录取)。 扩展资料 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 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因地制宜
河南有地方专项计划吗? 河南省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如下: 1、国家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为国家划定的我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详见附件)。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我省地方专项计划的实施对象必须符
河南双高计划学校名单 河南双高计划学校名单介绍如下: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29年3月,先后历经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历史沿革。学校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高校。学校设有17个院系(部),开设高职专业及方向61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有教职工10
2024-04-23 14:08:59
2025-02-04 16:03:17
2024-04-18 17:23:59
2025-02-02 00:26:32
2024-06-11 01:55:51
2024-05-27 06:06:54